我并不指望中国企业家现在就有了追求工匠精神的意识和自觉,对这一代中国企业家来说,工匠精神实在是有点过于奢侈了。但偏偏不少人就是爱标榜,一旦标榜得失了手,就让工匠精神做了背锅侠。

0_wx_fmt_jpeg

东京羽田机场。2017年3月22日

不久前,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被曝出对部分钢材和铝材的强度及耐久度数据大规模作假,持续时间长达十年以上,包括波音、丰田汽车在内的超过500家企业受到牵连。然后就有人惊呼:这是日本企业啊,以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企业啊。

日本企业出问题又不是第一次,前不久日本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被曝出要命的安全问题,仅中国市场就有2000多万辆汽车受到影响;去年日本三菱汽车被曝出燃效数据作假问题,而且这一作假行为持续了二十多年。出一次问题大惊小怪一次,但扭头就忘,这得到哪年哪月才是个头啊。

也有人并不感到惊奇,在他们看来,世上压根不存在工匠精神这种东西,有的只是成本的计算,和营销包装而已,多数企业追求的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是本能,经济动物本该如此。

我同意,世上不存在作为国民性的工匠精神。提到日本企业,你想到的可能都是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益求精的认真,诸如此类,不好意思,那不过是你的误会和想象罢了,它从来都不是事实。日本的劳动者也和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劳动者一样,工作主要跟生计相关,而不是跟兴趣相关。你不能指望为了谋生而工作的人,都成为“职人”,都能像小野二郎捏一辈子寿司一样,把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变成艺术。

工匠精神在任何国家,都只是极少数人才有的追求。柜子靠墙的那面也要用最好的板子的木匠,永远都不会是多数,无论在哪儿。但当一个国家的多数企业在多数时候基本能够做到认真负责,不造假、不粗制滥造、不以次充好,以更好的质量换取更好的销量,慢慢地就会产生良好口碑,这种口碑会让整个国家的所有企业受益,你可以称之为口碑红利。

德系车在中国封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人对德国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通常跟严谨、专业、效率、品质、机械、刻板等等关键词相联系。去年有一份针对中德两国国民对彼此国家印象的调查,相对于德国人仅有24%被调查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高达74%的中国人对德国印象良好,德国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之一,喜欢到有点单相思。没有多少德国人知道中国品牌,但有接近九成的中国人知道宝马和大众。德国人坦然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口碑红利。

2015年,大众汽车排放造假事件,让中国人猛然发现,原来严谨靠谱的德国人也并不总是严谨靠谱的。但是,在排放门之后遭遇全球下挫的大众,2016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却收到了一个最温暖的拥抱,14%的同比增幅,竟然奇迹般地帮助大众重新夺回全球销量冠军的宝座。你看,好印象比马奇诺防线还要坚固,有时候干点坏事都破坏不了。很多人会固执地相信,具有工匠精神的严谨的德国人就算偶尔造个假,也还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严谨的德国人。

但是,让坏印象变好,就没那么容易,你可以称之为口碑负利。中国制造多年形成的低质低价的恶名,得之容易,洗脱很难。粗劣、马虎、抄袭、模仿、不尊重知识产权、甚至谋财害命,别说让世界认同了,连中国人都看不上中国制造。不远万里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往回背奶粉的中国父母,买车只买大众神车,绝不考虑国产车的中国消费者,坚信日本工匠精神的电饭煲做饭更好吃的中国主妇……有多少是因为偏见,又有多少是因为被坑害之后的报复?

所以,当我看到一批中国手机企业决心用全新的面貌走出去,内心不能不生出太多的感慨。我不知道它们能否凭借精良的产品重塑中国制造的形象,毕竟它们所在的市场,不久前曾被来自中国的山寨手机清洗过一轮。在多数人既往的印象中,“便宜”毫无疑问是一个属于中国的关键词,“品质”不是。把口碑负利变成口碑红利,可能无法靠几家手机企业去完成,但总得有个开始。

我并不指望中国企业家现在就有了追求工匠精神的意识和自觉,对这一代中国企业家来说,工匠精神实在是有点过于奢侈了。但偏偏不少人就是爱标榜,一旦标榜得失了手,就让工匠精神做了背锅侠。

本来,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它代表在成本收益计算之外所应遵从的无愧我心的职业准则,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欠缺职业态度的地方,工匠精神被很多人当成了自我标榜、自我贴金的营销噱头,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展示柜子正面那块木板的纹理、质地和温润手感,因为他们清楚,那是他们唯一可以夸耀的地方。我想说,能不能别这么败坏工匠精神?

安全气囊问题导致84年历史的高田公司破产,数据作假问题导致112年历史的神户制钢所泥足深陷,每一次丑闻都在破坏日本制造的辛苦建立的好印象。但是这一切跟工匠精神没关系,也没见它们如此自我标榜过。


本文首发于36氪“开氪”收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欲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文章,下载36氪app,在“开氪”专栏中订阅。

0_wx_fmt_jpeg 1